校园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(优秀校友风采系列之七)苦难的土壤,开出灿烂的花 ——记上海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明
来源: 作者: 日期: 2019-05-09 点击数:

校友简介

刘德明,1973年出生,龙岩连城人。1991年进入原集美轻工学校造纸专业就读,毕业后在东南铝业集团工作,短短5年间从一名小技术员成长为助理总裁,也从建筑行业的门外汉成为了专业人员。2004年开始自主创业,成立上海鹭城建筑幕墙工程有限公司,2015年升级成为上海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,开始集团化运营。公司主营建筑幕墙工程、光伏光热一体化工程、钢结构工程等,年产值10亿元。

cai1.jpg 317887313183960883.jpg

母校情怀

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,当年能够到集美读书很幸运。入学不久,父亲脑溢血突发去世了。家里很穷,兄弟姐妹多,父亲的离去对我们来说,是天塌了。家里连棺材钱都拿不出来,我作为长子悲痛万分。那是我人生最痛苦的时光之一,是学校为我发动捐款,那些我刚认识甚至不认识的老师、同学都伸出援手。不仅如此,老师还教会我放电影。中专四年,我就是靠着洗盘子、放电影,完成了学业。这份恩情,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!我现在每次回厦门,都会特意绕路,看一看母校,忆一忆过往,心中满是温暖的情愫。


(文/荷洁 图/刘德明提供)

陀思妥耶夫斯基说:苦难应该是土壤,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,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、灿烂的花朵。

对于上海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明来说,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他对苦难的态度。作为人们眼中成功的企业家,他从来不避讳自己年轻时那段“不堪回首”的艰难岁月;相反,他在很多公开场合坦然地说:痛苦的过去是人生的一种积累,它赋予了我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,支撑着我在创业的道路上一直走到了今天。

是的,五年间从小技术员成为大型企业的助理总裁;不到四年公司从零级晋升到国家一级企业,这样的成就当然不是从天而降的,它靠的是刘德明的能力、毅力和努力,这些“力”都堪称非凡。

充电干劲——门外汉“啃出”专业素养

1995年,刘德明中专毕业,进入东南铝业集团工作。这是当时一家大型外资企业,主营铝合金生产、加工、销售,在全国70多个城市都有项目。表现出色的他仅用一年时间便赢得公司的认可。1996年,刘德明被公司派往上海,这是公司最重要的业务城市之一。

“刚到上海那几年,我每天都是凌晨四点起床,每天晚上都是12点以后才睡觉。”刘德明很简洁地概括了自己在上海的生活。

凌晨四点的上海,是刘德明熟悉的风景;夜深人静的上海,也是刘德明难忘的记忆。但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,他都无暇欣赏这个城市的风情。

“我凌晨四点起床,是为了赶公交车、挤地铁,开启一天的工作。上海城市那么大,地铁那个挤的呀,不早点出门是要误事的。至于晚上为什么迟睡,那是因为我需要学习,不停地学习。”

跑工地是刘德明的主要工作,不光在上海跑,还得经常到周边的杭州等地跑。一天工作结束后,就是晚上七八点了。不管多累多困,他的第二项工作——学习,都会在夜色中准时开动。

刘德明说,他在中专学的是造纸专业,对建筑真的是一点都不懂,完全就是个门外汉。既然做了这一行,仅仅“干一行,爱一行”是不够的,还必须“专一行”。因此,他只能从头、从零学起。

他参加了上海交大、同济大学建筑相关专业的夜校学习,三年多里风雨无阻,雷打不动,最后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。这是一次很系统的学习,它不仅为刘德明“扫了盲”,还奠定了他的整个知识体系,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
但是,刘德明并不满足于此。他还经常上网去查阅资料,了解国内外的行业动态和最新技术,边看边琢磨,一来二去忘了时间,就超过12点了。要不是第二天得早起,恐怕他还会熬下去。

他还在实践中学,并且认为这是最快的途径。每个项目,每个工地,都是他学习的场所。他虚心地向工程人员学习,丝毫不顾忌自己“管理者”的身份。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,让他收获颇丰。

刘德明的学习,并不局限于专业知识,而是全方位的充实自我;而随着事业的逐步推进,他没有那么多成片的时间可以学习。于是,他把所有碎片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。

第一个利用的就是候机时间。因为工作的关系,刘德明经常出差,每次到机场,他都会去逛书店,买一本书看,买的大部分是创业创新的励志书籍。候机加上乘机时间,如果要细看,大部分书籍是看不完的。他就采用通读的方式,看看目录,了解大概,然后细读重点章节。下了飞机,他就在书上签个名,送给去拜访的客户。这份“意外”的礼物常常让对方很惊喜,也对刘德明平添了几分好感。

刘德明说,他知道自己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细读每一本书,用这样的方式,可以最大限度地给自己“充电”。

还有就是利用手机。刘德明这部手机已经用了四年多,有点小故障,耗电快。“干吗不换新机呢?”很多人都不解。他呵呵一笑:就怪它不坏呀!再说,我根本不需要什么高级手机。你看我这手机有什么软件哦,有道词典、通讯录、微信、滴滴出行、地图,没啦。我又不用来玩的,除了正常通讯,就是看点新闻、学点东西嘛。连老婆都嘲笑我,说高级功能一个都没用上!

如今刘德明又有了新的目标:英语。他坚持每天抽出一个小时,在手机上通过培训机构学习英语。他说:公司正在往高端市场发展,出口是重要业务,我作为管理者,英语水平这么烂,怎么可以?

他一直坚持自己还够不上“企业家”这个称号,谦虚地说,顶多是个“优秀的企业管理者”。他还打趣说,要成为企业家,至少得达到“厅级干部”的水平,不仅企业上缴的税收要足够多,掌舵人的口才、逻辑思维等各方面能力也要相当出色,而自己目前只能达到“乡镇干部”的水平。

cai.jpg

锤子精神——幕墙人砸出使命感

刘德明的公司主营玻璃幕墙,这是一种对质量有着天然苛严要求的产品。“你知道的,由于一些企业不够注重产品质量,我们的城市下过‘玻璃雨’,甚至发生过整块玻璃掉下来的事情。这是要出人命的!所以,对我们这一行业的人来说,严把质量关是一种使命。”

这种严谨的质量意识,是刘德明在东南铝业集团就形成的。他那时对质量的重视程度,可以用两个经典故事来呈现:鞋子和锤子。

先说鞋子。他到上海后,每天都在跑工地,不仅跑得多,跑得勤,还跑得细。结果仅仅一年多时间,他穿坏了二十多双鞋子!当集团老板看到这些鞋子时,感动坏了,不仅给他报销了买鞋的费用,还奖励他去了一趟香港。当时企业总部在香港。

刘德明说,那年因为他工作出色,老板本来是要奖励他2万元的。“我其实挺缺钱的,但我谢绝了。我只想让公司知道我的付出,所以让老板看了那些鞋子。老板改成奖励我去香港。”

再说锤子。他去看工地时,背后插着一把锤子。发现有达不到质量要求的,毫不犹豫就一把敲下去。工地的人特别怕他这把锤子,感觉它像包青天的“铡刀”,常常是一锤下去,几万元就没了。

刘德明严肃地对他们说:不要心疼这点钱!要是到了客户那里验收不过关,损失的可就不是这几万块,而是几百上千万,甚至更多!

他说:这可不是危言耸听!有些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的,差一点都不行。而且发现不合格产品,人家就给你发个邮件,简单写一句话“自己的垃圾自己清除”!那次,我们光清理费就花了130万元!然后重新订制产品,用飞机拉过去,又花掉几百万。这样下来,根本就赚不到钱,权当交学费了。

教训深刻。刘德明自己创办公司后,更是把“锤子”精神发挥到极致,而且他意识到,关口前移很重要。他不仅完善了对产品的监控,而且加强了对人的管理。他开始“神出鬼没”起来,不单单是白天,晚上也会出现在工地上。

有一天晚上十点多,他到工地上“巡逻”,结果发现几个工人在打麻将,气得狠狠批评了他们一通,并作了相应处罚。“十点多是不晚,但这麻将打下去,要到几点?休息不好就会影响状态,第二天他们是要在100多米高空作业的,状态不好,人身安全、产品质量会有保障吗?”

在东南铝业集团时,刘德明管的都是大工程,这一方面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,另一方面也让他变成了一个忙碌的“业务员”,所有项目都得自己跑,自己盯。“你想想,动辄几千万、上亿的项目,你派个业务员去谈,谁敢跟你谈?当然得老板亲自出马啦。”

对于一些重中之重的项目,刘德明还得全程跟踪。2009年,公司拿到了世博会爱尔兰馆和瑞典馆的建设项目。在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,刘德明亲自督战,围绕“绿色+精品”战略,力求 “精”和“特”,出色完成了任务,获得了国家的装饰奖和世博会的设计优秀奖。

说到获奖,那就多了,公司的橱窗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奖杯:上海市装饰行业最高奖项白玉兰奖10项、上海建筑装饰奖12项……而刘德明只是淡淡地说:每一天起来,一切都从零开始。

265207917738233102.jpg

家乡情怀——新能源助力经济发展

说到家乡连城,刘德明真有一种“又爱又恨”的复杂情感。

他小时候,连城还很闭塞、落后,家里又穷,兄弟姐妹多。第一次中考失利后,他在家里种了两年地。那时他喜欢学地理,经常看着地球仪出神。他想:世界这么大,我一定要走出这个山沟沟!

等到他真的走出来了,并且到了繁华的大城市,他才发现,那片并不富饶的土地,其实才是自己最大的牵挂,因为至爱的亲人都在那里!1997年他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,在当时同龄的打工者中是最高的,但他每月只花100元,剩下的都存起来,给家里还债,帮助弟弟妹妹上学。

刘德明说,那时候吃住在公司,也还没有抽烟,100元主要是通讯费用,偶尔买点零食。

刘德明是个热心的人,他几乎成了连城和上海之间的“联络站”。家乡人到上海出个差、办个事甚至看个病,只要找到他,他都来者不拒;上海客商要到连城考察、投资,他更是鞍前马后地提供服务。在上海,他也常常自掏腰包,为在沪的乡亲举办各种联谊活动,融洽情感。

上海市福建商会副会长、上海市厦门商会副会长、上海连城商会会长……这些纯属义务的“职务”,刘德明实至名归。

他热心社会公益,资助了新疆五十多名学生,从小学到高中。他们中有不少人已经上大学了。

随着事业的逐步起色,刘德明决定用一种更好的形式来回报家乡。2010年,他在连城创办了光伏电企业——福建申德光伏系统有限公司。刘德明坦诚地说:我创办这个企业,主要有两个想法,一是为家乡增加就业人口,二是为当地经济贡献一点税收。

刘德明当年创办光伏电企业,并不是一个好时机。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,在经过2009年和2010年全行业高速扩张后,2012年便陷入集体亏损。美国、欧盟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。刘德明的这家公司,尽管它的生产线在福建省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,但仍未摆脱整个行业的阴霾。开办前5年,企业都是亏损的。

但刘德明没有动摇,而且他说,未来企业的核心会放到连城的公司,因为光伏电寄托着他对玻璃幕墙行业未来的美好设想:将玻璃幕墙和光伏融为一体,让幕墙能够发电,让门窗可以节能。他算了一笔账:如果使用节能门窗,空调消耗可以减少三分之一。这就是绿色、环保的能源啊!

刘德明公司的口号是“科技推动未来”,他也深知,仅仅依靠企业来推动科技,那是需要很大代价的。但是,既然认定了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,那就一定要走下去。

“对于企业,我想未来倒不是说一定要做得多大,产值多高,但一定要是一家健康的、可持续发展的、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。”

这是刘德明的心声,也应该是所有企业努力的方向!

348513200688862923.jpg

出席上海市福建商会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



联系我们

学校电话:0592-6283333、0592-7790910 传真电话:0592-6079124
招生电话:0592-7790966、0592-7790977地址: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

教务处电话:0592-7790916、0592-6070392

学生处电话:0592-7790908、0592-7790919、0592-7790920

邮箱:bgs@www.grupobgf.com 邮编:361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