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(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报道之四)根性教育 渗透灵魂——专家鼓励新教师勇当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者
来源: 作者: 日期: 2018-08-20 点击数:


(黄煜)

8月19日,2018年厦门市直属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顺利进入了第三天。今天主讲的嘉宾为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杨四耕教授,主持人是厦门市教科院培训部的郑兆炯主任。

cai1.jpg

上午的讲座内容为“寻找课程坐标”。杨教授以优秀课程模式“稻香村课程、小心愿课程、上海怀少学校的古漪园课程”等为例,抓住了3.0学校课程变革的五大特征——倾听感、见识感、逻辑感、统整感和质地感,指出了3.0学校课程变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,创新性提出了首要课程原理,包括聚焦学习、情境深思、文化融入、目标导引以及扎根过程在内的五条重要原理。他认为,学校需要以多维联动、有逻辑的课程体系为标志,将课程、教学、评价、管理以及师生发展融为一体,开发活动体验类、学科探究类与主题整合类等课程。他鼓励在场的新教师要勇于、敢于并善于开发新课程,克服畏难情绪,努力向新时代教师的身份之一——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者方向发展。

下午的讲座主题为“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标杆”。杨教授以“上一堂渗着灵魂的香的课”为题,以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拉开了讲座的序幕。在讲座中,他提出了“枝叶教育 ”与“根性教育”的概念,认为教育有两个基本指向:内与外。一个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,向下和向上双向生长。如果你想要小树长得更高、更壮,你必须十分关注它的“根”。相对于关注一棵树的地上部分,关注它的地下部分更为重要。教育之道,道在心灵。没有灵性之教育,没有足以产生灵性的土壤,即使孩子们有些天赋的灵性,也会被没有灵性的教育所扼杀。只有根性饱满,学生的灵魂才会饱满,而学生所获得的成就都只是他根性饱满所输出的一部分能量。同时他认为,教学有法,但无定法,贵在得法,并以此为引子向在场的新教师提出了“每位老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主张”的建议。他说,每位新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中,都应积极寻找合适的成长标杆与指点人,这样才能成长得更快,成长得更好。

cai2.jpg

随后,杨教授以小学语文老师窦桂梅的《再见了,亲人》为例,向在场的新教师们展示了一堂好课应当具备的多重艺术维度,包括延伸、组织、探询、情感、任务等多重评价标准。讲座结束后,杨教授给了新教师充分的自由时间提问,并针对问题进行耐心专业的解答。

cai3.jpg

杨教授讲课幽默风趣,互动性强;他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,将他潜心研究多年的教育主张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,台下的新教师不时爆发出如雷的掌声。相信今天杨教授的讲座一定能给他们以启迪,对他们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有所裨益。



联系我们

学校电话:0592-6283333、0592-7790910 传真电话:0592-6079124
招生电话:0592-7790966、0592-7790977地址: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

教务处电话:0592-7790916、0592-6070392

学生处电话:0592-7790908、0592-7790919、0592-7790920

邮箱:bgs@www.grupobgf.com 邮编:361022